【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六讲 | Tobias Berg: 支付公司、加密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
2023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举办了2023年秋季的第六场数字金融workshop数字资产货币。本期workshop由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中心研究员胡佳胤主持,邀请到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金融学教授Tobias Berg分享其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Payment Firms, Cryptocurrencies, and CBDCs(支付公司、加密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二十余位老师和同学线上参与了本次workshop,并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支付公司是指一类专门从事支付服务的企业,它们提供了各种支付方式,以帮助个人和商户之间的交易数字资产货币。这些公司通常提供网上支付、移动支付、POS机刷卡支付、银行转账、预付卡等支付服务,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渠道。支付公司的服务模式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向商户提供支付接口和支付工具,使其能够在线收款;二是向消费者提供支付渠道,让他们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支付。支付公司的盈利方式通常是通过向商家和消费者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来实现。
在过去几十年中,支付公司体量的迅速增长成为了金融业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数字资产货币。根据麦肯锡公司整理的2023年Global Payments Map,2022年全球支付收入为2.2万亿,占全球银行体系总收入的30%-40%。另一方面,从1995年开始,支付公司市值在金融业市值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其累积收益率也远高于金融业其他部门。
展开全文
在这篇文章中,Tobias Berg教授及其合作者首先对支付公司进行了分类,然后记录分析了支付公司体量的增加,随后分析了加密货币和CBDC与支付公司股票市值之间的关系数字资产货币。
Tobias Berg教授及其合作者首先系统性地提出了对支付公司的分类方法数字资产货币。具体而言,他们根据公司简介中是否带有“支付”或者“商户解决方案”等词语以及SIC代码筛选出支付公司并进行了分类,数据跨度为1990年至2022年。
在过去十年中,加密货币实现了迅速增长数字资产货币。Tobias Berg教授指出,加密货币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资产,如比特币,更像是一种资产,人们在乎它的收益率,或者是一种支付手段,比如Stablecoins。因此,Tobias Berg教授及其合作者使用S&P Bitcoin index和Digital Market Index作为加密货币的代理变量,以及支付公司的日度收益数据,分析了支付公司收益率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关系。基于Fama-MacBeth Regression,研究发现,加密货币的变动与支付公司的收益率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从而说明加密货币更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资产,并对该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CBDCs作为另外一种支付方式,在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各国央行的关注数字资产货币。基于此,Tobias Berg教授及其合作者研究了CBDCs的出现对现有的支付公司的股价收益率的影响。他们借鉴Auer et al(2020),使用了BIS数据库,构造出对于引入CBDCs的情绪指标,利用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欧洲和美国的数据使用事件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中央银行对CBDCs呈现正向的情绪时,支付公司的收益率会显著的降低。
Tobias Berg教授及其合作者首次提出了支付公司的分类,并基于此利用事件分析法等实证方法研究了支付公司的收益率与加密货币以及CBDCs之间的关系数字资产货币。研究发现,支付公司收益率与加密货币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加密更像是一种资产,而相反的,CBDCs与支付公司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央行CBDCs的引入与支付公司是一种竞争关系。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胡佳胤,德国经济研究所和哈勒大学助理教授、北大国发院访问学者李想,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肖亚军等在报告过程中提问并与Tobias Berg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数字资产货币。
(整理人:张紫荆)
(第五讲回顾 | Tarun Ramadorai: 房贷市场中的再融资交叉补贴)
(第四讲回顾 | Wenlan Qian: 信贷需求对劳动力市场预期生育惩罚的反应)
(第三讲回顾 | Jose Scheinkman:巴西亚马逊地区碳价格与森林保护的时空关系)
(第二讲回顾 | Hao Zhou: 衍生品市场杠杆与风险溢价)
(第一讲回顾 | Ye Li: 货币乘数的网络结构)
(北京大学2023秋《数字金融》WORKSHOP开讲啦数字资产货币!)
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邀请到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与专家,和大家分享各自在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平台经济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数字资产货币。Workshop的参与老师主要有黄益平、沈艳、黄卓、徐建国、谢绚丽、余昌华、王勋和胡佳胤等。每次讲座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面向对数字金融学术研究感兴趣的高校师生。讲座将在北大国发院官网和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公众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持续发布每一次讲座的最新信息,欢迎大家参加。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公众号(idf_pku)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数字资产货币。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数字资产货币。中心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成为学术界引用率最高的测度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中心研究团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风险与监管研究”。中心还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都分别组建了联合课题组就中国数字金融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