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了“开门杀”,却难了开车门?杭州西站网约车停车场软性护栏陷两难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佳轶
上午11点,杭州西站P2网约车停车场内,“小心开门,避免擦碰”的广播提示音在车流与人群间不断循环正规原油平台。不少乘客刚找到预约的网约车,便被司机告知“稍等片刻”。只见司机缓缓前挪大半个车身,调整好位置才让乘客开门。
记者走近发现,每个停车位两侧都固定着5根圆柱形软性护栏,正是这道防“开门杀”的防护,让上下车多了道“挪车”的工序正规原油平台。
为方便上下车特意留出空隙正规原油平台。记者 戴佳轶 摄
据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2025年上半年以来,有记录的因旅客开门擦碰导致的出警达80多起正规原油平台。为提升旅客舒适度,6月底在网约车车位安装了软隔离桩。“以前没这护栏,剐蹭纠纷特别多,”网约车停车场安保人员指着车道解释,“乘客一急,开门嘭一声,旁边车就遭殃。小划痕还好,严重的要赔钱、报警,高峰时更堵成一团。”他表示,安装护栏并配合广播后,此类事件“明显少了”。
跑了三四年网约车的李师傅说:“确实安全,以前因乘客开门刮车我还吵过架正规原油平台。现在有护栏挡着,大家会注意一点。”但他话锋一转,指着车门间距:“你看这门最多开20公分,乘客侧身都难挤上,带行李的更麻烦。”他习惯性地将车头往前挪了几公分,“只能这么错开护栏,好歹能多开点门缝。”
展开全文
车门与护栏的间距正规原油平台。记者 戴佳轶 摄
53岁的滴滴专车司机余师傅最头疼中间车位:“中间这两个车位最麻烦,两边都有护栏,停车技术要求也高了正规原油平台。”余师傅回忆,护栏还经过一次升级,“最早是细的,脚踢一下就歪,后来换成这种粗的。”
记者观察发现,护栏带来的不便让司机们摸索出不少“应对招”正规原油平台。有的特意停在靠柱子的车位,利用柱子与车身的空隙留出开门空间;有的像李师傅一样,将车头轮胎紧贴车位线,尽量错开护栏位置。“都是没办法的办法,乘客还是得上车。”李师傅说,“也能理解加装护栏的初衷,就是希望后续能调调护栏的位置或间距,让上下车更顺点。”
师傅们的应对招正规原油平台。记者 戴佳轶 摄
针对师傅们的困扰,工作人员也给出了回应:安装软隔离柱,是希望旅客留意开车门动作幅度不要过大,软柱可以实现车门碰撞时的保护,随开门幅度软柱也会向外摆正规原油平台。下一步,我们也将广泛听取司乘、乘客的意见建议,加快研究更优化、更便捷的方案,为来杭旅客和司机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评论